如何在荷兰治疗抑郁症

国际学生在荷兰留学,因为天气、饮食、语言文化、沟通办事方式、学业难度等都有很大不同,很容易陷入抑郁情绪,甚至得抑郁症。

Kloudy

10/26/20241 min read

最近和朋友聊到,中国学生在荷兰留学,因为天气、饮食、语言文化、沟通办事方式、学业难度等都有很大不同,很容易陷入抑郁情绪,甚至得抑郁症。我在荷兰治疗抑郁症将近一年了,明显感觉有所好转。但是,很多同学因为不熟悉荷兰医保,或者在某个步骤因为信息不通畅或其它原因卡住,身心健康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因此分享我在荷兰治疗抑郁症的步骤和经历,希望可以对有需要的同学们有帮助。

正常情况下,分以下四个步骤:

  1. 找GP反映情况。如果影响到吃饭睡觉这种生存基本功能了,一定要如实告知GP。根据我和朋友们真实案例的分析,这对于GP是否把你refer到精神健康机构(还是告诉你没事,把你打发走)起关键作用。如果是更加严重(有自杀倾向)的,也要告诉GP。GP会找诊所里负责这块的同事跟你聊,起一个应急的作用。

  2. GP决定refer你到精神健康机构。可以向GP说明自己的需求(比如想要说中文的咨询师)。根据我的经验,说中文的华人咨询师会更加理解中国学生的成长背景和在荷兰面临的困难。我当时是给GP看了朋友分享给我的Access to Health的中文医疗人员信息库(List of Therapist),GP从中选定了一位比较适合我的,写好了推荐信,发给相应的精神健康机构。

  3. 精神机构把你加入waitlist。从waitlist到intake之间可能会有两三个月。在此之间可能会更换咨询师,我当时就是分配给我的咨询师并不是当时GP选定的,不过也是说中文的华人咨询师。

  4. 精神机构intake你。在此之后就是定期线下/线上见咨询师和药物医生(如果需要),药物医生开具处方,线下在药店取药。

可选步骤:

在找GP之前,我先找了学校的psychologist和study advisor。

  • 我所在的学校的psychologist主要是心理专业的学生,提供次数有限的免费服务,在没有医保时可以作为一种应急方案。然而,学校的psychologist跟我聊了15分钟后,说我的情况太严重了,建议我去找GP。

  • Study advisor那边主要就是留一个沟通记录,让对方知道我现在面临的困难。这样之后如果学业方面遇到一些困难,对方会将此因素纳入考量,不会再特别为难我。有些学校也会有针对特殊情况学生的延毕费用减免。

咨询师的收费机制:

咨询师收费机制有两种。

  1. 挂名在精神健康机构的,医保可报销;

  2. 个人执业,医保不能报销。

而可报销的也是有的保险套餐能报,有的不能报。建议年底换保险的时候就看好意向的精神健康机构在不在报销范围内,一般保险公司都有一个网页显示哪些机构在可报销范围内。我用的是CZ最高档(之前用过Zilveren Kruis,但是我意向的机构它不给报销),也有网友反馈这是心理咨询比较友好的套餐。中国学生常买的AON似乎是只能报销10次。如果打算长期留在荷兰+治疗精神问题,更换成全民医保的可报销内容和次数更多一些。

祝大家都爱护好自己的精神健康,吃好睡好才有足够的经历学习、工作。☀